News 新闻中心
援疆十年,盘锦对口援助的这个县面貌一新
自2011年盘锦市开启对口援疆工作以来,盘锦援疆工作队大力弘扬“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援疆精神,秉承“一茬接着一茬干、永攀高峰做奉献”的光荣传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和布克赛尔县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促进受援地和布克赛尔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突出特色抓好“自选动作”,在盘锦援疆工作队的推动下,和布克赛尔县大局持续稳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再上台阶、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盘锦圆满地完成了阶段性对口援疆工作。
项目援疆 打造和布克赛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十年间,盘锦援疆工作队秉持着“民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和布克赛尔县的实际需求,以民生、维稳、人才培养等领域为重点,共投入援疆资金18209万元,实施援建项目56个。
其中,投资5511万元兴建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该项目的建成启用,为全县6万名各族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诊治环境。
新建和什托洛盖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餐厅、宿舍楼、图书综合楼,总投资2861万元。
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200万元建设富民安居房2200套,及时帮助当地政府解决资金缺口。在“一地两师”各援疆工作队中,率先实现当年项目开工率等六个100%。
产业援疆 增强和布克赛尔发展“造血功能”
十年来,盘锦援疆工作队始终以促进和布克赛尔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托受援地矿产、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定向招商、园区共建、油地融合、商贸互通等方式多措并举,走出一条“援建、园区、招商”三位一体的产业援疆新模式。
盘锦援疆工作队根据受援地和布克赛尔玛湖油田大开发、钻采设备和专业技术服务需求旺盛的实际,提出“促进油地共融,推动产业援疆”的新思路,在和布克赛尔建设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先后组织4批次20家盘锦市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到新疆实地考察,为盘锦装备制造企业进军新疆油田等市场造势助力,为盘锦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塔城地区和丰工业园区鸣锣开道。
盘锦援疆工作队狠抓招商服务,重点实施“一县一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园一策”和“全程代理”招商服务机制,提供一条龙的“保姆式”服务。
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和布克赛尔工业园区签订了结对共建框架协议,辽东湾新区还将与县人民政府签订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盘锦和丰产业园”。盘锦援疆工作队还分别深入陕煤化集团、辽宁聚能重工等1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走访洽谈,吸引中润集团、金正投资集团等80余家企业400余人次来和布克赛尔考察、洽谈项目,签订项目协议16项,签约金额108.47亿元。
医疗援疆 助力和布克赛尔医疗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年来,盘锦医疗援疆工作以受援地人民身体健康为己任,培养高精尖人才,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无私地助力和布克赛尔医疗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盘锦市卫计委、盘锦市医疗集团将和布克赛尔县3所县级医院纳入盘锦市医疗集团联系体跨省成员单位,帮助完善县卫生医疗布局调整、开展目标援疆和重点帮扶、协助完善远程医疗和培训等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盘锦医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人才、资源、服务等“组团式”医疗援疆新模式。十年来,相继开展的16排增强CT、肝包虫手术、乳腺及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手术等援疆新技术填补25项当地医学技术空白。
广泛开展“下乡义诊”、手拉手传帮带等系列活动,走进多个场乡镇开展义诊、方便牧民就医,加强了民族团结。
援疆医生在医院开展“造血强基”行动,定期举办医院、科室两级讲座、教学查房、技能培训、病例讨论等,并协调卫生技术人员赴辽宁进修培训,为培养教育、医疗后备人才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援疆 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和布克赛尔开花结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来,盘锦教育援疆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发挥盘锦市教育资源优势,坚持教育优先,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予以指导,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活动500余场次,帮助当地教师快速成长。
盘锦援疆教师积极开展“帮贫助困”和“转变后进生”活动,针对重点学生进行义务辅导、谈心、家访、下乡送学。通过举办抗干扰教育、自信教育、成才教育等主题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蓝青工程”活动,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传,每年帮带教师20余人。通过师徒结对帮扶,让更多受援地老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受援地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盘锦市积极响应省里“万名教师进疆”活动,先后组织两批共57名教师来到和布克赛尔县,充实到一线教师工作岗位。
十年来,盘和同心,戮力共建教育援疆大格局,促进了和布克赛尔县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和布克赛尔开花结果。
交流交往交融 畅通援疆工作新渠道
交流交往交融,增进与受援地干部群众的融合度,是盘锦援疆工作的“不二法宝”,也是打开援疆工作新局面的金钥匙。
十年来,盘锦援疆工作队抓住民族团结这条主线,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促进了民族感情上的认同。盘锦历届援疆工作队先后多次组织援疆干部深入到社区,帮助社区优化工作思路,渗透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定期组织援疆医生到社区、牧场开展义诊活动,到重病患者家中送医送药,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路程。
盘锦援疆工作队把促进盘和两地干部人才交流当做重要抓手,组织协调两地文化、教育、医疗等对口单位结成友好单位,以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使两地交流日益规范、稳固。
把文化交流作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先后邀请盘锦市文化艺术交流团到和布克赛尔县参加那达慕大会、江格尔文化艺术节。排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江格尔》,并融入蒙古长调、祝赞词等,在辽宁、内蒙古、北京等地巡演,使《江格尔》走出新疆,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这些举措推动了盘和交流、交往、交融走向深入、持久,促进了援疆各项工作的开展。
来源 盘锦发布